本网站(www.noahkid.cn)上为版权及原创著作权所有人的文件,在此并未作任何授权。
本网站上的文件仅限于为信息和非商业或个人之使目的使用,并且不得在任何网络计算机上复制或公布,也不得在任何媒体上传播。未经版权人许可,任何人不得擅自(包括但不限于:以非法的方式复制、传播、展示、镜像、上载、下载)使用,否则版权人将追究其法律责任。
版权人拥有对本网站的内容进行随时更改之权利,事前将不会另行通知。
版权人不保证或声明本网站展示的资料是否正确、全面或是最新数据。
本网站内的所有图片(包括但不限于插图、产品图等)、文字描述等,仅作为参考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,仅为提供更多信息,不构成任何建议,非公司的任何承诺或要约。
本网站内的非原创作品,仅为知识分享,非用于营利目的。如果您发现有您未署名的作品,请立即和我们联系,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加上您的署名或作相关处理。
幼儿秋季疾病
暑去寒来,秋天开始了。从夏到秋(换季期),早晚的温度差正在一点点变大,除了气温的变化,孩子本身的抵抗力也比大人弱,容易受到流行性传染疾病的侵袭。
那么,在换季的时候,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少生病呢?不妨先看看换季期间,孩子最容易“中招”哪些“换季病”。
(一)
疱疹性咽峡炎
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,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。为常见的一种病毒性咽炎。常继发于急性鼻炎、肺炎、流行性感冒、疟疾、流行性脑膜炎,亦可单独发生,除咽部外,口腔黏膜亦可发生疱疹。以粪-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,感染性较强,但不是传染病。好发于夏秋季。起病急骤,临床表现为高热、咽痛、流涎、厌食、呕吐等。体检可发现咽部充血,在咽腭弓、软腭、悬雍垂的黏膜上可见数个至十数个2~4mm大小灰白色的疱疹,周围有红晕,1~2日后破溃形成小溃疡,疱疹也可发生于口腔的其他部位。病程为1周左右。主要侵袭1~7岁儿童,潜伏期2~4天,全身症状一般在4~6天后自愈。
预防措施:
儿童应养成勤洗手的习惯,少到公共场所,室内多通风,不要随意使用抗生素。
由于疱疹性咽峡炎的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区别不大,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感冒而延误治疗。
当孩子出现不适症状时,家长应及时带儿童到正规医院进行确诊,以采取正确的方法及时对症治疗。
(二)
手足口病
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,主要侵犯5岁以下的孩子,急性起病,发热、口痛、厌食、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,也可波及软腭、扁桃体和咽部以及手、足、臀部、腿部出现斑丘疹,后转为疱疹。
预防措施:
预防手足口病十五字口诀:勤洗手、喝开水、晒衣被、常通风、吃熟食。
减少孩子出入公共场所的时间。身处游乐园、室外广场、公共交通这种公共场所,由于人群密集,病毒密度相对较大,孩子很容易被传染肠道病毒。
(三)
流行性感冒
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,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、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。典型症状是:急起高热、全身疼痛、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,一般秋冬季节是高发期。孩子身体抵抗力低下,是流感病毒重点侵袭对象。因此,家长更应该加强对流感的预防。
预防措施:
流感疫苗接种,让孩子接受小儿流感疫苗是增强对病毒免疫力的有效方法。
秋冬季节早晚温差大,要根据天气变化为孩子增减衣物。
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流行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。
加强户外体育锻炼,提高身体抗病能力。
(四)
秋季腹泻
秋季腹泻,多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,潜伏期1-3天,起病急,常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,一般无明显中毒症状。病初即可发生呕吐,大便次数增多、量多,黄色或淡黄色,呈水样或蛋花样便,无腥臭味。病程约3-8天,好发于秋、冬两季,做好预防极为重要!
预防措施:
注意饮食卫生,把好入口关,防止病从口入。尽量不吃路边摊,生食瓜果时要清洗彻底。
为孩子养成餐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,孩子的餐具、玩具定期消毒,护理孩子的人更要注意自身的卫生。
比起治疗,
预防更重要
换季就生病”,像个打不破的魔咒一样,一到换季时节就出来骚扰孩子,那么如何增强孩子的抵抗力、减少生病的概率呢?家长们不妨从诱发疾病的源头上着手,从预防工作开始做起!
1 防止“病从口入”,注意饮食
2 注意个人卫生、勤洗手
孩子蹦蹦跳跳到处跑、趴在地上玩玩具、从外面回家不洗手等行为都会沾染一大堆细菌病毒,如果不及时清洗,很容易就进入体内导致生病。作为家长,要做到引导孩子勤洗手,从小养成勤洗手的习惯,不仅有益于孩子健康,而且对孩子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。
3 保证充足的睡眠
常言道“春困秋乏”,秋天是比较容易让人感到疲乏的季节,这时候保证充足的睡眠对健康十分重要。在家里,应延续学校的作息习惯,引导孩子早睡早起,中午可以进行适当的午睡来缓解困乏,晚上可提早一点让孩子进入梦乡。
4 进行适当的运动
想要少生病,从根本上还需要拥有一个强壮的体魄,让孩子进行适当的运动非常重要。对于年龄比较大的孩子,可以在黄昏的时候带他去散步、慢跑等。我们小中班的孩子可以拍皮球,大班孩子跳绳,都是很好的运动锻炼方式哦!
5 远离过敏原
有的孩子生病,也有可能是接触到了过敏原。夏秋换季,凉热交替,一些杂草会在空气中散布细菌孢子等致敏物质,很容易导致“秋季过敏症”,患者会出现皮肤干痒、鼻子痒、打喷嚏、流眼泪等症状,严重的还会出现呼吸困难。如果孩子出现过敏的症状,家长一定要找到过敏原,并尽可能解除过敏原,才能预防这些不适症状。
亲爱的家长,为了孩子的健康,让我们共同努力做好秋季疾病的防控工作!孩子的健康是我们共同的责任。请各家长入园时配合保健医生晨检,及时与老师沟通幼儿的异常情况,重视家园配合,重视预防工作,做到早发现、早隔离、早诊断、早治疗,就可以有效地防止传染病的流行。相信我们家园合力,定能筑起一道健康屏障,助孩子们健康、快乐的成长!